麦姆斯咨询 | 2022-08-26至2022-08-28 | 线上直播课程

生物MEMS与传感器的发展将提升我们人类对医学的认知水平,为研究疾病状态、开发新款药物、改进手术程序、监测健康状况以及建立人机接口创造新的机遇。

主办单位:麦姆斯咨询

协办单位:上海传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课程简介


生物MEMS与传感器是指采用以MEMS为代表的微纳制造技术实现生物医学应用的传感器、执行器及微系统,其利用生物要素与物理化学检测要素组合在一起对被分析物进行操纵和检测。生物MEMS的内涵与微流控(Microfluidics)、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微全分析系统(μTAS)有相当多的重叠部分,是一种结合生物学、医学、化学、材料学、机械学、电学、光学等的跨学科工程技术。生物MEMS与传感器的发展将提升我们人类对医学的认知水平,为研究疾病状态、开发新款药物、改进手术程序、监测健康状况以及建立人机接口创造新的机遇。


生物MEMS、芯片实验室、微全分析系统:三者主要涵盖的领域

生物MEMS、芯片实验室、微全分析系统:三者主要涵盖的领域


生物传感器在医学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和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潜力。这种潜力由需要具有更高灵敏度、特异性、可靠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新型传感器所驱动,以解决和管理心脏病、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氏症等医疗和健康问题。其中,植入式生物传感器最具挑战性,例如:在皮下植入葡萄糖传感器以实现无线连续血糖监测;在肿瘤附近植入生物传感器以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在脑部植入基于柔性电极的脑机接口以治疗帕金森氏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植入式生物传感器不仅可以彻底改变医疗服务,还可以改变人们感知自身健康状况的方式。


一种用于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组织工程方法

一种用于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组织工程方法
(DOI: 10.1016/j.eng.2021.08.010)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的影响,PCR分子检测和免疫检测(抗原、抗体)的需求激增,微流控技术及市场经历了新的发展势头。根据Yole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微流控模组市场规模为181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320亿美元,2022-2027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超过10%。在过去两年中,微流控技术加速应用于各种诊断解决方案,包括即时诊断(POCT)、临床实验室诊断以及制药和生命科学研究工具等。DNA测序也在推动微流控技术创新,在跟踪病毒突变、肿瘤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单细胞分析等多个领域显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市场增长。目前,全球微流控领域的领先者主要包括因美纳(Illumina)、Danaher(Cepheid)、生物梅里埃(bioMerieux)、雅培(Abbott)和赛默飞世尔(ThermoFisher)。


一种多功能化的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检测平台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毛红菊研究员团队构建了一种多功能化的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检测平台,凭借定制化的微流控芯片与基于MEMS工艺的温控器件,能够快速且高通量地筛查待测样本,并在需要时提供精确的病毒载量定量信息。(DOI: 10.1039/d2lc00101b)


微流控芯片常用的三大类材料是聚合物、玻璃和硅。聚合物是制造微流控芯片最广泛使用的材料——销售数量占比为89%,市场价值占比为61%。相比聚合物,基于玻璃和硅的微流控芯片要贵得多,主要用于新一代测序(NGS)等特定技术领域。好消息是,硅越来越多地用于光子生物芯片或CMOS片上传感器的开发,这将有利于传感、执行等功能与处理电路集成,为即时诊断、基因测序、生物制药等微流控应用带来智能化。这也为半导体/MEMS代工厂(例如X-FAB、Teledyne、台积电)展现出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近些年,通过机器学习对微流控生成的数据进行分析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人工智能(AI)有望重塑生物与化学探索。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开发的智能微流控技术平台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开发的智能微流控技术平台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微流控平台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微流控平台
(DOI: 10.1016/j.matt.2020.08.034)


为满足广大生物MEMS和传感器从业人员对知识的渴求,麦姆斯咨询特开设本次培训课程,邀请在该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领路人、著名高校和研究院所专家、企业高管,为大家讲授:(1)植入式生物传感器及应用;(2)植入式脑机接口:神经调控和微纳技术;(3)微针及透皮给药;(4)固态纳米孔及单分子检测;(5)数字微流控芯片及应用;(6)基于微流控的器官芯片及应用;(7)智能微流控及精准医疗;(8)场效应晶体管(FET)生物传感器;(9)基于微流控的单细胞分析;(10)单细胞可穿戴微纳生物芯片技术;(11)声表面波(SAW)生物传感器与微流控技术;(12)液体活检及肿瘤诊疗。


二、培训对象


本课程主要面向生物MEMS与传感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及科研院所师生,同时也欢迎其他希望了解生物传感器及医学应用的非技术背景人员参加,如销售和市场人员、投融资机构人员、政府管理人员等。


三、培训时间


2022年8月26日~8月28日

授课结束后,为学员颁发麦姆斯咨询的结业证书。


四、培训方式


线上直播课程和答疑。


五、课程内容


课程一:植入式生物传感器及应用

老师:北京大学 教授 李志宏


微纳制造技术的进步促使各种新型生物MEMS与传感器不断涌现。其中,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关键优点是可连续检测体内某些随时间变化的重要生理或病理参数,例如血氧、葡萄糖、乳酸的浓度及脑电信号等,从而获得更直接、更准确的诊疗效果。虽然,实现商业化之前,植入式生物传感器必须经过漫长、严格、耗时的评估过程,其中包括临床试验;但是,其对患者的医疗服务和生活质量将产生重大影响。本课程从生物MEMS基础理论出发,深入讲解植入式生物传感器原理及核心技术,并结合实例为大家讲解多种不同形式的植入式电极阵列及应用。


课程提纲:
1. 植入式生物传感器概念及原理;
2. 植入式生物传感器应用及性能要求;
3. 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现状及发展趋势;
4. 植入式电极阵列设计与制造;
5. 植入式电极阵列应用案例:脑机接口、电子耳蜗、视网膜芯片。


课程二:植入式脑机接口:神经调控和微纳技术

老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研究员 吴天准


脑机接口是重要脑功能探索和重大脑疾病诊治的核心关键技术,是国际脑科学最前沿研究的重要工具,是解决高位截瘫、渐冻症、失语症等难治性神经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人机物”三元共融万物感知的核心技术。近些年,微纳技术和材料科学的结合使得脑机接口取得了许多突破,在减少微动、减轻侵袭、优化器件形状尺寸、减少界面感染、改善生物相容性、整合复杂的电子器件,以及记录神经信号等各种应用层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本课程围绕植入式脑机接口展开细致的讲授,从纳米涂层材料与基于微纳制造工艺的器件两方面入手,论述柔性电极在实现神经接口精准刺激、长期植入等功能方面的潜力。


课程提纲:
1. 植入式脑机接口概述;
2. 基于柔性电极的神经调控方法;
3. 基于微纳技术的ECoG电极和视网膜电极;
4. 用于神经界面的纳米材料;
5. 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及未来展望。


课程三:微针及透皮给药

老师:苏州纳通生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董事长 徐百


微针是指长度在几十微米到几毫米、尖端直径小于几十微米的微型针头,制作材料包括硅、金属、陶瓷和聚合物等。微针发展的一大驱动因素是其微创输送药物分子进入皮肤的能力。它能有效刺穿皮肤角质层,以微创、无痛、安全的方式实现透皮给药,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给药效率和改善病人的依从性,在医疗、美容等行业发展迅速。欧美企业更偏向于将微针应用于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方面;中日韩公司则以医疗美容路线为主。本课程将为大家详细讲解微针结构设计及制造技术,以及微针的典型应用和产业化进程。


课程提纲:
1. 微针概念及分类;
2. 微针设计与制造;
3. 基于微针的透皮给药概述;
4. 微针在医疗美容领域的应用案例;
5. 微针产业化现状和展望。


课程四:固态纳米孔及单分子检测

老师:东南大学 教授 沙菁㛃


自2001年首次亮相以来,固态纳米孔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在DNA测序和单分子检测等应用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固态纳米孔避免了生物纳米孔的内在脆弱性,具有出色的坚固性和可制造性。基于纳米孔的单分子检测技术具有快速、无需标记和无需扩增等优点,为单分子级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该技术是在外部电压的驱动下,尺寸略小于孔径的分子通过纳米孔,监测分子易位时产生的电流变化以分析分子性质。本课程重点阐述固态纳米孔设计与制造及单分子检测应用,并分析固态纳米孔核酸检测技术,最后还介绍相关医疗诊断器件的发展与展望。


课程提纲:
1. 纳米孔技术的概念及应用概述;
2. 固态纳米孔设计与制造;
3. 基于固态纳米孔的单分子检测应用研究;
4. 固态纳米孔核酸检测的关键技术分析;
5. 固态纳米孔单分子医疗诊断器件的发展与展望。


课程五:数字微流控芯片及应用

老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 长江学者、讲席教授 潘挺睿


数字微流控(DMF)是一种基于液滴的颠覆性技术,利用微升至纳升范围内的液滴精准操作来实现复杂的实验室分析。数字微流控芯片利用介质上电湿润效应实现对液滴运动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反应、分离以及检测等功能。数字微流控芯片具有结构简单的优势,容易实现系统的自动化、集成化和便携化。数字微流控芯片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整液滴运动路径和操作步骤,而无需重新设计并制作芯片,降低了开发和使用成本,有效地和传统微流控芯片互为补充,为构建多通路免疫传感器提供了技术基础。本课程详解数字微流控原理和核心技术,并重点介绍微流量计、汗液分析、数字PCR等应用。


课程提纲:
1. 数字微流控技术概述;
2. 数字微流控芯片设计与制造;
3. 基于数字微流控芯片的微流量计;
4. 基于数字微流控芯片的穿戴式汗液分析;
5. 高通量微流控皮升数字液滴技术及数字PCR应用。


课程六:基于微流控的器官芯片及应用

老师: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毛红菊


器官芯片是在多通道3D微流控芯片上创建的仿生微生理系统,代表着器官层面的功能单位。它可以概括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以及体内多个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预测人类对各种药物和环境刺激的反应提供替代模型。器官芯片从新的角度分析人类复杂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望在生物医学研究、新药研发、个性化医疗、毒性预测、生物防御等传统领域掀起一场科研革命。由于器官芯片对人类健康和生物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吸引了来自政府、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关注,被2016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列为"十大新兴技术"之一。本课程从器官芯片概念及原理出发,详解器官芯片设计与制造,阐述多种器官芯片研究及应用进展。


课程提纲:
1. 器官芯片概念、原理及应用(药物筛选、疾病研究、个性化医疗);
2. 基于微流控的器官芯片设计与制造;
3. 肝器官芯片研究及应用进展;
4. 血脑屏障芯片研究及应用进展;
5. 仿生骨芯片研究及应用进展;
6. 符合人体生理的多器官芯片系统。


课程七:智能微流控及精准医疗

老师: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 副总经理 关一民


智能微流控技术在传统微流控芯片的基础上,结合了CMOS逻辑电路芯片和MEMS执行器,实现了可以精确控制微流体的智能操作与感知。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关一民团队牵头完成了国家重大专项——“核高基”专项课题(“智能微流控技术”),并利用智能微流控技术研发出一系列应用于生物医疗领域的核心器件及模组,涉及细胞打印、快速筛检芯片、器官芯片等。本课程为大家详细讲解智能微流控的内涵及核心器件,并介绍相关模组和系统及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最后还阐述智能微流控产业化进展及展望。


课程提纲:
1. 智能微流控概念和原理;
2. 基于CMOS-MEMS的微流控器件及制备;
3. 智能微流控模组及系统;
4. 智能微流控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5. 智能微流控产业化进展及未来展望。


课程八:场效应晶体管(FET)生物传感器

老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研究员 黄成军


场效应晶体管(FET)生物传感器通过半导体沟道及界面附近外界刺激产生的电信号变化以实现生物检测应用,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免标记、体积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DNA、蛋白质、细胞、病毒、离子等生物量检测。随着纳米材料(例如石墨烯、金属纳米颗粒、纳米管等)及纳米技术的融合,FET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FET生物传感器的商业可行性和大规模量产能力使其成为最受青睐的传感和筛选平台之一。本课程全面分析FET生物传感器特点及医学检测应用,讲解FET生物传感器设计与制造,展望技术发展趋势。


课程提纲:
1. FET生物传感器概述;
2. FET生物传感器特点分析;
3. FET生物传感器在医学检测中的应用概述;
4. 硅基FET生物传感器设计、制造及医学检测应用;
5. 碳基及其他FET生物传感器设计、制造及医学检测应用;
6. FET生物传感器展望。


课程九:基于微流控的单细胞分析

老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副研究员 赵阳


单细胞分析是对细胞内转录、翻译、调控等内部信号在单个细胞条件下分子水平的测量,其目标是从单个细胞层面上分析以全面地理解细胞种群。该分析方法让研究人员从分子的角度揭开单细胞与组织、器官甚至生命体的行为之间的联系。对细胞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为了阐明细胞的生命过程,需要特殊的工具。自微流控技术面世以来,以其微型化、集成化、自动化和便携化等优势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细胞分析领域,并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避免微流控技术在进行单细胞分析时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充分发挥其优势?本课程讲解基于微流控的单细胞分析领域中所涉及的样品制备、检测与分析等内容,并介绍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情况。


课程提纲:
1. 微流控技术与单细胞分析概述;
2. 基于微流控的单细胞样品制备技术;
3. 微流控单细胞样品制备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4. 基于微流控的单细胞物理特性分析技术;
5. 微流控单细胞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课程十:单细胞可穿戴微纳生物芯片技术

老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常凌乾


可穿戴生物芯片主要应用于皮肤或器官生理信号检测、透皮给药、在体基因转染。近年来,微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可穿戴传感器能够在单细胞精度上进行长时间、实时生理参数的检测。另外,基于微纳米结构的在体透皮递送系统可以实现精确分子递送,包括小分子(如葡萄糖)和大分子(如蛋白、质粒)。已有研究报道纳米转染芯片可以有效地表贴于皮肤上,并在单细胞精度上进行基因转染。与常规方法相比,纳米芯片的转染效率、安全性和剂量可控性都具有显著优势。本课程深入讲解各种单细胞可穿戴微纳生物芯片,为大家剖析芯片原理、设计与制造、典型应用和产业现状。


课程提纲:
1. 可穿戴生物芯片概念及原理;
2. 可穿戴生物芯片:单细胞检测和诊断;
3. 可穿戴生物芯片:单细胞递送和治疗;
4. 可穿戴生物芯片:纳米电穿孔;
5. 可穿戴生物芯片:微针、纳米针;
6. 可穿戴生物芯片产业概况。


课程十一:声表面波(SAW)生物传感器与微流控技术

老师:岳麓学者、博士生导师 周剑


SAW器件的声波传播能量主要集中在固体表面,当固体表面受到外界的刺激(力、电、磁、热)时,声波波速变化,导致谐振频率变化,通过探测频率偏移,实现对外界参量的探测。而通过在一次性芯片表面上图案化的微结构来控制表面声波与微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随频率变化的特定方式来形成声波,在许多生物和医疗应用中具有巨大的前景。SAW生物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免标记、灵敏度高、能够实现实时检测等优点,具有应用于临床早期诊断的潜力。本课程将为学员们讲解SAW生物传感器研究现状,以及SAW微流控技术及产业现状。


课程提纲:
1. SAW基本概念、内涵;
2. SAW生物传感器和无线无源SAW技术;
3. SAW传感器的制备和封装;
4. 国内SAW生物传感器研究;
5. SAW微流控基本原理和片上芯片;
6. SAW片上微流控应用:声线、粒子集聚、微泵和雾化;
7. SAW微流控产业现状。


课程十二:液体活检及肿瘤诊疗

老师:北京大学 教授 王玮


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是指对血液、唾液等液体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并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导的方法,主要用于诊断或监测肿瘤疾病,相关标志物包括CTC、ctDNA、外泌体。相比传统肿瘤检测技术,液体活检具有无侵入性、可频繁多次检测及快速反应等特点,可以实现癌症早发现、早诊断。2015年,液体活检被权威科技媒体《麻省理工评论》评为十大科技突破,有力证明了液体活检技术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本课程针对液体活检原理、关键技术和肿瘤诊疗应用展开论述,重点讲解基于微流控芯片和基于微孔滤膜的两大类液体活检技术,最后介绍液体活检产业链与典型产品。


课程提纲:
1. 液体活检概念及原理;
2. 肿瘤液体活检: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DNA(ctDNA)和外泌体(exosome);
3.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液体活检;
4. 基于微孔滤膜的液体活检;
5. 液体活检产业链与典型产品。


六、师资介绍


李志宏,博士,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医信交叉研究中心主任。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1997年在北京大学获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2000年至200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访问学者。2004年7月返回北京大学,继续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他多年来一直从事MEMS/NEMS理论、设计和制造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生物微机电(BioMEMS)和微纳流控系统(Micro/Nano-Fluidics)领域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本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做国际会议邀请报告10余次,申请和授权专利39项(授权27项),为5本书籍撰写章节。他担任SCI期刊JMM和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编委。担任MEMS领域顶级国际会议IEEE MEMS、Transducers和MicroTAS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并当选IEEE MEMS 2022和MicroTAS 2022大会共同主席。


吴天准,博士,深圳市中科先见医疗科技创始人,深圳市勃望初芯半导体科技创始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客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及2004年分别获得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及硕士,2006年至2009年在日本东京大学机械系攻读博士学位,其后历任东京大学机械系、大阪大学生物信息系博士后、中山大学物理学院讲师,2013年起任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副研究员,2016年破格晋升研究员。他主要从事半导体技术与生物医疗的交叉学科研究及产业化实践,包括生物MEMS、微流控及神经接口。他已发表同行评审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EI论文80余篇,主持及常务主持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广东省、深圳市等各级政府项目及产业化项目近1.8亿。他担任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青年委员、标委会委员、IEEE高级会员,作为国家食药监局器械审评专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深圳市科技项目评审人。


徐百,博士,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赴法留学,1988年获得法国巴黎高等工业理化学校的高分子材料硕士,1991年获得法国国家科学中心博士。回国前曾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纳米/微米系统技术首席科学家和博士生导师。在美国期间,成功主导了阿尔伯尼大学总投资超过一亿美元的200mm MEMS开发加工线的集成建设项目,并参与创建了全美第一个总投资42亿美元的专注于纳米技术开发研究的纽约州立大学纳米科学和纳米工程学院,该学院于2004年授予了全美第一个纳米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一直领导和亲自参与了纳米晶片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包括高分子微针、金属微针和单晶硅微针,以及配套透皮制剂的开发和产业化,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纳米晶片“从0到1”的国内外市场开拓。通过口服和注射剂型改透皮剂型的实践,成功证明了纳米晶片透皮给药的临床安全性、有效性并发挥了其临床价值。他还亲自参与了产品报批路径的设计和实施、商业模式的构建和执行,研发成功的纳米晶片新型经皮给药系统在中国获批了全球首个微针二类医疗器械,并推动中国第一个微针团标的草拟和审核通过,从而获得了华尔街日报、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法国电视台、福布斯(Forbes)等多个中外媒体报道和行业专家的认可。


沙菁㛃,博士,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2007年博士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同年引进至东南大学工作。2011年至2012年期间,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Cavendish)实验室从事博士后/访问学者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微机电系统(MEMS)、微纳流体系统、微纳传感器设计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并参与973项目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多项。近些年,她发表高影响水平SCI论文近50篇,申请专利16项(已授权12项)。她还是ASME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长期担任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Langmuir等期刊的审稿人。


潘挺睿,博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IMBE)和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Fellow,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苏州高等研究院讲席教授,归国前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生物医学工程系终身正教授。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任职期间,他创建了加州大学微纳创新实验室(MiNI Lab)并担任首席科学家;2009年创立了加州大学“宏伟”国际研究交流(GREAT)计划并兼任主任教授;2013年至2016年期间担任加州大学微纳米制造中心主任教授。2021年初,他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国外全职引进的首位国家级领军科学家,加入其新设立的苏州高等研究院,筹建其首个新型医学工程研发机构——智能医疗器械前沿研究中心。他曾同时兼任两份顶级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核心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Ann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副主编,并担任美国微纳米技术应用大赛(uCAN)的共同主席、美国科学基金会(NSF)评审组专家。他同时被聘为北京大学MEMS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华西医学中心的客座教授。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已将世界上最先进的触觉智能传感技术——离电传感技术(Iontronic Sensing)成功从实验室转化。以该项技术为核心创办的高科技智能传感企业TacSense(钛深科技)现已发展成为全球触觉传感与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潘教授团队在高水平期刊和会议杂志上发表论文超过10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和Science子刊、Advanced Materials、Lab on a Chip和Biomaterials等高影响力期刊),并获得了20余项国际专利授权。鉴于突出的学术创新及科研转化贡献,他荣获了包括美国科学基金会(NSF)杰出青年奖(CAREER)和科技前沿创新奖(EFRI)、施乐(Xerox)基金会奖、全球消费电子(CES)创新奖、加州大学杰出贡献奖和杰出青年教授奖、中国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合作基金、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诸多重要奖项。


毛红菊,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科技系统三八红旗手;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生物传感专委会委员,中国纳米肿瘤学专委会委员,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癌免疫治疗委员会常委,微医智能健康学院学术委会委员,上海生物工程学会转化医学专委会委员,上海呼吸物联网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委委员;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等。她分别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中科院研究生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她主要从事微流控芯片及微纳生物传感器应用于精准医学的研究,负责研发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诊断试剂盒获得了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国药证S20060022),在临床上得到较好的应用;承担及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中科院重大创新项目、上海市及卫生部传染病重大专项等20多项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了转化。近年来,她在生物传感器领域顶级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以及微流控领域顶级期刊Lab on a Chip等发表论文及国内外会议文章100余篇,作为主要发明人申请或授权专利50余项,参编专著和教材6部。


关一民,博士,现任上海傲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副总经理兼微流控首席科学家、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特聘导师。他于2016年作为“国家特聘专家”回国创业,致力于智能微流控芯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此前,他在美国“世界500强”公司工作了近20年,拥有丰富的CMOS-MEMS智能微流控芯片设计与研发、产品制造及市场开拓经验。关博士及其团队研发的智能微流控及液体数字化技术在智能制造、精准医疗及检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他拥有70多项专利,其中包括50多项美国专利,曾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牵头完成国家重大专项——“核高基”专项课题(“智能微流控技术”),并承担着多项科技部及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研发课题。


黄成军,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导师,健康电子研发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岗位教授、生物芯片教研室主任。2006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获博士学位,2007~2013年在比利时欧洲微电子研究院(IMEC)任高级研究员,2014年起在中科院微电子所工作至今。黄成军博士长期从事微纳传感器、生物MEMS技术、脑机接口与健康电子方面研究。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国际、国内发明专利30余项。目前,他主持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中科院项目及企业横向等多项科研项目,现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专项项目负责人。作为首席讲师,他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开设了《生物芯片技术》、《生医医学电子电路、器件及系统前沿》等研究生课程。他所在团队近年来在健康电子核心技术、数据平台、健康终端和特色芯片方面开展了大量富有特色的工作。


赵阳,博士,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副研究员,中科院青促会会员。200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年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主要从事微流控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研究。近十年来,他在微流控芯片系统设计、微弱电信号检测和分析、单细胞样本制备与单细胞电学流式检测方法等方面积累了研究经验,曾获得2020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装备研制项目。在本领域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文章30多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常凌乾,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单细胞工程研究所长。2016年博士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7~2019年初于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担任助理教授;2019年4月全职回国,研究领域为单细胞诊疗、微纳生物芯片、纳米电穿孔等技术。他发表SCI期刊论文80篇,包括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近50篇(期刊IF>10的论文近40篇),例如Nature Nanotechnology、Trends in Biotechnology、Nano Letters、Nano Letters、Small等;获得Ohio State University博士最高奖Presidential Fellowship、Emerging Investigator、Young Scientist、江苏省双创人才等称号。他还兼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纳米医学与工程分会、中国微纳技术学会等分委会委员;担任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X、Biosensors等7个SCI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他创立的载愈生物先后完成天使和Pre-A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为数千万人民币。


周剑,博士,岳麓学者、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爱丁堡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联合基金(青年人才)项目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他长期从事SAW传感器和微流控研究,在SAW传感器和微流控基础材料加工、芯片设计、Comsol仿真、传感器和微流控测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科技委基础加强基金、教育部联合基金、湖南省科技公关项目、湖南省重点研发子课题、广东省重点研发子课题等十余个项目,在Nano Letters、ACS AMI、ACS sensors、IEEE TMI、APL等发表了SCI/EI论文60余篇,被引次数约1000次,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他还曾获湖南省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中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校优秀教师新人奖、校教学比赛二等奖。


王玮,博士,北京大学教授。2005年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之后加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和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现任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院长。他主要开展集成微系统与热管理、聚合物微纳加工方法、临床微纳系统相关研究,发表领域顶级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100余篇,授权、申请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0余项,包括美国专利3项。他担任微机电系统领域顶级国际会议IEEE MEMS 2015和2016、Transducers 2019执行技术委员会委员、微纳流体前沿国际会议2015共同主席、Microfluidics and Nanofluidics副主编。


七、培训费用、报名方式及培训赞助咨询


报名方式:请发送电子邮件至YANGNan@MEMSConsulting.com,邮件题目格式为:报名+生物MEMS与传感器培训+单位简称+人数。


培训赞助:请致电联系杨女士(15950573633),或麦姆斯咨询固话(0510-83481111)。


麦姆斯咨询

联系人:杨女士
电话:15950573633
邮箱:YANGNan@MEMSConsulting.com

联系人:毕女士
电话:18921125675
E-mail:BISainan@MEMSConsulting.com

近期课程

第58期“见微知著”培训课程:压力传感器及触觉感知

MEMS技术在原理、理论、设计和制造等方面的进步,促进了压力传感器的快速发展和多样化,例如更高的测量精度、微型化的尺寸、更宽泛的温度适应性以及在恶劣环境中更好的鲁棒性。


第59期“见微知著”培训课程:硅光子传感技术及应用

硅光子传感应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包括激光雷达(LiDAR)、惯性传感(如加速度计、陀螺仪)、气体传感、生物传感(如血糖监测)、免疫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光谱分析等。


相关新闻

立足红外探测核心技术,展现传统技术与创新技术的碰撞升华

本课程为大家深入讲解红外探测器及其读出电路(ROIC)发展历程和产业现状,内容覆盖从短波红外至长波红外,并结合量子点、人工微纳结构(例如超构表面)等技术论述创新之道,同时根据应用需求展望未来趋势。


气体传感器技术百花齐放,结合人工智能实现电子鼻

MEMS技术为气体传感器的小型化打开了大门,也扩展了气体传感器的消费类应用,使得气体传感与检测技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快速普及。本次培训课程为大家讲述了气体传感器的革新之路,传授了新兴的电子鼻知识,并结合应用需求展望了未来趋


聚焦超声换能器核心技术,探索超声领域革新之路

近些年,基于MEMS技术的PMUT和CMUT产品接连面世并成功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本次培训课程为学员们系统分析了超声换能器核心技术、典型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深剖超构光学技术内核,探寻成像与显示应用创新边界

超构光学被预言为有可能产生颠覆性应用的重要技术,可解决传统光学元件面临的瓶颈挑战。在本次培训课程为大家讲述光学领域革新之路,传授超构光学元件知识和经验,并结合应用需求展望未来趋势。


解析压电MEMS核心技术共话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压电MEMS和传感器领域充满机遇、活力四射,推动万物互联的智能化应用。本次培训课程为大家详细梳理了压电MEMS与传感器的关键技术发展之路,重点分析了典型器件,并结合应用需求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课程已经结束,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