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姆斯咨询 | 2024-08-16至2024-08-18 | 无锡新吴区
过去十多年来,血糖监测行业见证了重大变化:从指血电化学测试条向连续血糖监测贴片转变。连续血糖监测还使自动胰岛素给药系统的开发成为可能,推动胰岛素泵市场增长,为胰岛素给药行业带来变化。
主办单位:麦姆斯咨询
协办单位:上海传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课程简介
生物传感器(Biosensor)是一种用于检测生物分子并将其浓度转换为可用信号的分析装置,其通常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1)生物分子识别元件/感受器(例如酶、抗体、抗原、微生物、细胞、组织、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2)信号转换器/换能器(例如电化学电极、光学检测元件、热敏电阻、场效应晶体管、压电晶体、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器件等)。此外,信号放大器和处理器也会根据实际的分析需求而进行配置。当待测物与生物分子识别元件特异性结合后,所产生的复合物(或光、热、机械等能量)通过信号转换器变为电信号或光信号,并经过放大处理后输出可用的信号,从而达到检测/分析目标生物分子浓度的目的。
生物传感器组成部分示意图
(DOI: 10.3390/s151229783)
电流(安培)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DOI: 10.3390/bios10080100)
1962年,Clark和Lyons首次提出了“在化学电极的敏感膜中加入酶以实现对目标物质进行选择性分析”的设想。1967年,Updike和Hicks把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化膜和氧电极组装在一起,研制出第一个生物传感器——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后续的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发展历程,根据电子传递机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以天然介体(氧气)为电子受体的第一代(有酶)传感器;(二)以人工介体为电子受体的第二代(有酶)传感器;(三)无介体的直接电子传递的第三代(有酶)传感器;(四)基于电催化活性纳米材料的直接电子传递的第四代(无酶)传感器。长期以来,生物传感器一直是相当活跃的科技研究方向,并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市场。如今,生物传感器已被应用于临床医学、食品安全、畜牧兽医、环境监测、发酵工程、军事和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
四代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示意图
(DOI: 10.3390/bios12121136)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由于患病人数逐年上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由于糖尿病目前无法治愈,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和干预,一旦疏于护理便可引发眼、肾、神经、血管、心脏等器官的一系列慢性并发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血液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是临床上诊断糖尿病的有效指标,同时也可作为糖尿病日常控制、代谢综合症进展预测的依据。血糖监测是指对血液、组织间质液、汗液、尿液、泪液、唾液和呼出气体等样本中的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生物标志物的浓度进行监测来反映体内的血糖水平/浓度。根据传感原理,血糖监测方法主要分为电化学法、电磁波法、机械波法等。其中,电磁波法根据使用的波段又可分为微波法和光学法。
血糖监测方法分类
目前,商用血糖监测产品主要采用指尖采血监测和连续血糖监测(CGM)两种技术类型。过去十多年来,血糖监测行业见证了重大变化:从指血电化学测试条(electrochemical test strips)向连续血糖监测贴片(CGM patch)转变。连续血糖监测技术无需刺破手指,每1-5分钟更新人体血糖水平,从而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实时显示血糖升降变化趋势,并且大部分连续血糖监测贴片的电池电量可维持7-14天。随着连续血糖监测技术日臻成熟,患者接受度逐渐提高,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2010年至2023年期间,连续血糖监测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超过了20%。该市场主要由三家美国医疗科技厂商推动发展,它们是雅培(Abbott)、美敦力(Medtronic)和德康(Dexcom)。连续血糖监测还使自动胰岛素给药系统的开发成为可能,推动胰岛素泵市场增长,为胰岛素给药行业带来变化。
血糖监测行业变革:电化学测试条→连续血糖监测贴片
基于电化学法的连续血糖监测贴片属于“微创”监测,而基于光学法的血糖监测技术可以实现非侵入性的“无创”监测,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以苹果(Apple)、谷歌(Google)、三星(Samsung)为代表的科技巨头正在研发相关技术和布局专利,有望推动大众化的无创血糖监测产品量产落地。常见的用于血糖监测的光学法包括旋光法、荧光光谱法、吸收光谱法、光声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法等。其中,拉曼光谱法具有无损且几乎不需要样本制备、高分子特异性、水相容性、高空间分辨率等诸多特性,已显示出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按照工作原理,拉曼光谱法可分为色散型拉曼光谱法和傅里叶变换(干涉型)拉曼光谱法。目前,以RSP Systems为代表的科技公司正在将基于拉曼光谱法的血糖监测产品引入消费类市场。2024年5月,RSP Systems成功完成了1700万欧元的C轮融资。这笔资金的注入将继续支持RSP Systems的创新技术研发,以提供全球首款无创可穿戴(腕带式)血糖监测设备。
基于拉曼光谱的无创血糖监测系统
鉴于血糖监测领域的蓬勃发展,麦姆斯咨询特地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科研学者及企业高管,为大家深入讲授生物传感器及血糖监测技术。本次课程内容包括:(1)可穿戴生物传感与连续血糖监测;(2)血糖监测传感技术及系统综述;(3)面向可穿戴无创/微创血糖监测的传感技术;(4)连续血糖监测生物传感器及系统;(5)连续血糖监测传感器的智能制造及系统开发;(6)基于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的连续血糖监测技术;(7)柔性生物电子学及葡萄糖传感器;(8)基于呼吸气体分析的血糖监测技术;(9)基于微波的血糖检测技术;(10)基于人工智能和生理信号的无创血糖检测;(11)基于拉曼光谱的血糖监测。
二、培训对象
本课程主要面向生物传感器(尤其是葡萄糖传感器及血糖监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师生,同时也欢迎其他希望了解生物传感器及应用的非技术背景人员参加,如销售和市场人员、投融资机构人员、政府管理人员等。
三、培训时间
2024年8月16日至18日
授课结束后,为学员颁发麦姆斯咨询的结业证书。
四、培训地点
无锡市(具体地点以培训前一周的邮件通知为准)。
五、课程内容
课程一:可穿戴生物传感与连续血糖监测
老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研究员 黄成军
全球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巨大,近年来,受环境恶化、慢性病年轻化、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因素影响,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国医疗服务正经历从传统“医疗服务”向“健康服务”的转型,可穿戴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例如为健康生活而设计的Apple Watch。生物传感器是可穿戴和可植入电子设备的核心元器件,决定着众多生理指标监测/检测功能的实现,架起了联接生命、物质世界和人类认知的桥梁。可穿戴和可植入生物传感器的关键优点是可连续检测体内某些随时间变化的重要生理或病理参数,例如血氧、血糖、乳酸的浓度及脑电信号等,从而获得更直接、更准确的诊疗效果,例如可穿戴连续血糖监测传感器具有低侵入性和高准确性的特点,正在经历快速发展阶段。本课程从生物传感器与可穿戴技术出发,详解微创、无创、全植入式连续血糖监测技术,并介绍基于可穿戴技术的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构建。
课程提纲:
1. 生物传感器与可穿戴技术概述;
2. 可穿戴健康电子技术特点与连续血糖监测需求;
3. 微创、无创、全植入式连续血糖监测技术详解;
4. 基于可穿戴技术的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构建;
5. 连续血糖监测技术产业化发展与展望。
课程二:血糖监测传感技术及系统综述
老师:浙江大学 副教授 郭希山
血糖监测(BGM)是糖尿病护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葡萄糖传感器则是血糖监测技术的核心。长期将血糖控制在一个良好的水平,可以减缓甚至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工作发展了五十多年,但其技术创新仍然没有停止,各种新型传感器及监测设备不断涌现,从医院到家庭,从大型到袖珍,从体外到在体,从有创血液到无创体液……全球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偏远地区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正促进传统医疗方式的变革,移动性和便携性成为影响医疗电子产业,特别是血糖监测领域的关键。目前,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因而产业主要致力于为1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服务。然而,这只是所有糖尿病患者的一小部分,仅占总数的5%左右。因此,许多厂商正在推动2型糖尿病和前驱糖尿病人群应用的血糖监测产品,这是一块有待开发的巨大市场,并且需要通过扩展血糖传感器与数字健康应用的整合来实现更好的疾病管理。本课程综述血糖监测技术发展历史,讲解主要葡萄糖传感器类型,剖析典型血糖监测系统产品,最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课程提纲:
1. 血糖监测需求及发展历史;
2. 血糖监测指标解析;
3. 用于血糖检测的主要传感器类型介绍;
4. 血糖监测技术方案综述;
5. 目前市场上典型血糖监测系统产品;
6. 血糖监测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课程三:面向可穿戴无创/微创血糖监测的传感技术
老师:东南大学 教授 刘宏
近些年,可穿戴连续血糖监测(CGM)成为糖尿病管理的新趋势,该技术可以深入了解血糖如何受到身体活动、药物和食物摄入等因素的影响。然而,目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可穿戴连续血糖监测产品中使用的商用葡萄糖传感器的寿命仅限于3-15天。由组织反应以及外膜退化、钙化和分层引起的半植入式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的不稳定性或故障,会导致血糖监测系统的精度下降和寿命减少。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耐用外膜材料对于提高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的准确性和耐用性至关重要。为此,东南大学刘宏团队开发出由PDMS和HydroThane组成的新型混合外膜,具有快速的响应时间和良好的体内稳定性,并为设计和开发用于长期CGM应用的新型葡萄糖传感器提供了宝贵的见解。本课程首先概述可穿戴无创/微创血糖监测技术,然后讲解面向间质液/汗液葡萄糖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分析影响血糖监测稳定性和传感器寿命的关键因素,最后介绍仿生葡萄糖传感器等新兴技术。
课程提纲:
1. 可穿戴无创/微创血糖监测技术概述;
2. 面向间质液血糖监测的微创电化学传感器;
3. 面向汗液等葡萄糖检测的无创电化学传感器;
4. 影响血糖连续监测稳定性和传感器寿命的关键因素;
5. 仿生葡萄糖传感器等新兴技术。
课程四:连续血糖监测生物传感器及系统
老师:杭州师范大学 教授 陈大竞
由于采用电化学测试条检测血糖需要频繁采血,这不仅会引起糖尿病患者的生理疼痛,还具有很高的感染风险,更重要的是单点检测不能为糖尿病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提供更为详尽的血糖变化信息。相较于传统单点式血糖检测技术,连续血糖监测(CGM)技术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并可以与智能胰岛素递送系统相结合,形成一个封闭循环反馈控制的胰岛素自动释放系统,创造出一个仿生的“人工胰腺”器官,为糖尿病患者带来全方位的监测护理。目前,通过微针状电极传感器半植入患者腹部或手臂皮下组织进行连续血糖监测,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形式。本课程深入讲解连续血糖监测技术,从葡萄糖传感器设计及制备到连续血糖监测系统构建,并阐述全球产业化情况和科研进展,最后介绍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的拓展应用。
课程提纲:
1. 微创连续血糖监测生物传感器设计及制备;
2. 微创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组成及研发;
3. 微创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国内外产业化情况;
4. 微创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的科研及临床数据比对;
5. 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的拓展应用。
课程五:连续血糖监测传感器的智能制造及系统开发
老师:拜亿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创始人 陈玮
电极作为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检测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感器的性能和检测效果。传统的电极因为体积较大,在植入期间对人体组织的刺激性较大,导致比较严重的排异反应,并改变检测环境,进而影响血糖检测结果。因此,采用体积小巧的微电极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在减小电极体积的同时,常常也会引起电信号强度减小。为了得到较高的检测灵敏度,需要对微电极表面进行修饰改性,提高响应活性,实现低浓度下的葡萄糖检测。本课程主要针对连续血糖监测传感器所需的微电极进行剖析,重点讲解制造工艺及修饰技术,此外还会介绍传感器性能评测与校准算法开发,以及医疗器械型式检验及注册事项。
课程提纲:
1. 电化学电极的微加工技术;
2. 连续血糖监测(CGM)传感器制造工艺探讨;
3. 连续血糖监测(CGM)传感器性能评测方法与算法开发探讨;
4. 连续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型检及注册重点事项简析;
5. 连续血糖监测产品的智能制造系统及产业未来趋势探讨。
课程六:基于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的连续血糖监测技术
老师:华东理工大学 副教授 殷瑞雪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一种新陈代谢疾病,对糖尿病的管理控制需要有效的血糖监测和适时的胰岛素释放。因此,连续血糖监测以及自我调节的胰岛素释放体系是控制血糖异常波动的有效方法。水凝胶是一类具有亲水基团的三维网络结构聚合物,能够在水中迅速溶胀并保持大量水分而不溶解。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的溶胀率伴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可以对血糖浓度进行监控并自动给出响应,释放出负载的胰岛素,实现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智能调控。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可以采用葡萄糖氧化酶(GOD)、伴刀豆球蛋白A(ConA)、苯硼酸基团(PBA)作为生物分子识别元件。本课程详细讲解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及相关的连续血糖监测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课程提纲:
1. 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及识别元件概述;
2. 基于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的连续血糖监测原理及分类;
3. 基于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的连续血糖监测研究现状;
4. 基于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的连续血糖监测可穿戴器件设计;
5. 基于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的连续血糖监测产业化及技术展望。
课程七:柔性生物电子学及葡萄糖传感器
老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副教授 胡靓
可穿戴设备集成电化学传感平台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传统的电化学平台通常构建于印刷电路板(PCB),在柔韧性和透气性方面都比较差,并且缺乏延展性,因此在佩戴时给皮肤造成一定的负担,甚至可能引起皮肤炎症,这对可穿戴设备的舒适性造成了很大限制。而室温下的液态金属(例如镓基液态金属)具有出色的流动性和导电性,可以与柔性的亲肤织物结合,是制造柔性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能够实现透气且舒适的柔性电化学传感器,在葡萄糖传感器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靓团队采用原位3D打印方法来制备液态金属-凝胶复合结构,在柔性生物电子学应用中显示出巨大潜力,例如可用于体外信号记录和体内电刺激的软生物电极。本课程从基于液态金属的柔性生物电子学出发,讲授柔性电化学传感器关键技术及其在汗液和间质液葡萄糖检测方面的应用。
课程提纲:
1. 基于液态金属的柔性生物电子学和生物界面;
2. 基于液态金属的织物电化学传感器设计与制造;
3. 用于汗液葡萄糖检测的柔性电化学传感器;
4. 用于间质液葡萄糖检测的柔性化学凝胶传感器;
5. 柔性生物传感器技术总结与展望。
课程八:基于呼吸气体分析的血糖监测技术
老师:南方科技大学 教授 汪飞
糖尿病患者呼出气体中的丙酮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并且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和呼出气体中的丙酮浓度成正相关。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缺乏胰岛素或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导致脂肪代替葡萄糖供能,而丙酮为脂肪代谢中的一种副产物,并且一部分会随着呼吸排出。因此,呼出气体中的丙酮浓度变化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估测血糖高低的一个指标。但在实际应用中,呼吸气体分析面临着多重挑战,需要研发针对超低浓度丙酮具有良好敏感性能的气体传感器,并且还要考虑气体传感器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本课程讲解基于呼吸气体分析的血糖监测技术及核心的丙酮气体传感器。
课程提纲:
1. 基于呼吸气体分析的疾病诊断;
2. 基于呼吸气体分析的血糖监测技术原理及方案;
3. 丙酮气体传感器技术现状;
4. 用于丙酮气体检测的一维/二维复合结构纳米阵列;
5. 基于呼吸气体分析的血糖监测技术展望。
课程九:基于微波的血糖检测技术
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王琮
基于微波的生物传感器由于具有稳定性高、操作简单、检测用时少等优势,在疾病诊断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但尚有理论与制备层面的关键技术需要突破。哈尔滨工业大学王琮教授瞄准当今生物传感与检测技术的前沿方向,以生物标记物的微波特性为突破口,从生物标记物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以及模型建模等几个关键问题入手,研究小信号激励下生物标记物的特性和规律,以全新视角对生物标记物和微波生物传感器给出精准的模型表征,形成一套独特的系统级微波理论研究方法。这不仅为生物标记物的机理探索奠定了基础,更为微波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这给微波传感与先进检测领域带来了新的革命,对于微波生物工程领域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王琮教授于2014年开始从事微波生物传感器的相关研究工作,完成了八款葡萄糖浓度微波检测原理样机的研制。2014年11月成功开发出了全球第一款基于微波传感技术的无标记物检测、可重复利用的血糖检测传感器;他还首次提出了基于稳态分辨频谱实现检测灵敏度多维表征的研究方法,应用包括传播系数、群延时、等效阻抗等在内的多衍生参数分析法。本课程从微波传感检测技术出发,详解基于微波的血糖检测方法、途径、工艺及测试。
课程提纲:
1. 微波传感检测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应用;
2. 微波生物传感器研究现状;
3. 微波血糖检测的多种实现方法和途径;
4. 微波血糖传感器的工艺方法与测试手段;
5. 微波传感检测技术总结与展望。
课程十:基于人工智能和生理信号的无创血糖检测
老师:西南大学 教授 张远
血糖检测对于糖尿病的预防,或者糖尿病患者的诊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向无创血糖检测的研究一直集中在医学、光学、化学和材料科学范畴,而结合信息科学的新技术亟待加强研究。此外,可穿戴传感器采集的生物医学数据虽然已用于日常健康监测,但是生物医学数据的多样性也使得处理这些“大数据”变得困难。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不适合处理大量的、多维度、高噪声、低标注医学数据,因此需要创新的机器学习方法来完成医学数据分析,以满足辅助诊疗需求。为此,西南大学张远团队率先研发出基于智能手机的无创血糖监测系统,系统模块包括体表视频采集、PPG(光电容积描记)信号提取、PPG信号处理、特征提取以及血糖区间分类。智能手机和云平台的使用,完成了数据的快速采集和高效的信息处理,真正的达到移动医疗、家用护理的便携性、低成本的目的,具有非常良好的产业化前景。在本课程中,张远教授从光学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出发,结合自己的研发成果讲解基于人工智能和光电生理信号的血糖检测技术及产业化路径。
课程提纲:
1. 光学无创血糖检测技术概述;
2. 光电脉搏波与基础生理检测;
3. 基于机器学习和光电脉搏波的无创血糖检测;
4. 基于深度学习和生理信号的无创血糖检测;
5. 基于光电生理信号的血糖检测产业化路径。
课程十一:基于拉曼光谱的血糖监测
老师:西北大学 副教授 王爽
拉曼光谱是一种指纹式的、具有分子结构特异性的非弹性散射光谱。当单色光源照射到样本后,入射光和被测物分子发生碰撞会发生拉曼散射和瑞利散射(弹性散射),两种散射的频率差(拉曼频移)与被碰撞分子的振动频率和所处能级有关,因此拉曼频移可以表征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可以应用于分子结构研究。此外,拉曼光谱中的峰值强度正比于激发区域内被激发的分子键个数,从而可以得到分子的种类与浓度信息。基于拉曼光谱的血糖监测是指通过分析血液或者其它样本的拉曼光谱数据,提取与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生物标志物相关的特征信息并获得其浓度,最终实现血糖水平/浓度监测,以用于健康监测及疾病诊断等。以苹果、谷歌、三星为代表的科技巨头正在研发相关技术和布局专利,有望推动大众化的无创血糖监测产品量产落地。本课程综述拉曼光谱在无创血糖监测中的研究进展,讲解无创血糖多模光谱融合监测技术,并展望无创血糖光学监测技术趋势。
课程提纲:
1. 拉曼光谱及其数据分析方法原理;
2. 拉曼光谱在无创血糖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3. 本团队在无创血糖拉曼光谱监测技术研究中的进展;
4. 无创血糖多模光谱融合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5. 无创血糖光学监测技术总结与展望。
六、师资介绍
黄成军,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健康电子研发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岗位教授、生物芯片教研室主任。2006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获博士学位,2007年~2013年在比利时欧洲微电子研究院(IMEC)任高级研究员,2014年起在中科院微电子所工作至今。黄成军博士长期从事微纳传感器、BT-IT(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健康电子方面研究,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国际、国内发明专利40余项。目前他主持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项目及企业横向等多项科研项目,曾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专项”动态血糖监测项目负责人。作为首席讲师,他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开设了《生物芯片技术》、《生医医学电子电路、器件及系统前沿》等研究生课程,曾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校级优秀课程奖励。
郭希山,博士,现任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系副教授,之江实验室智能感知研究院PI。1999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05年12月在浙江大学获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2002年10月~2003年5月在意大利比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E. Piaggio中心留学;2005年8月~2007年8月在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系做博士后;2009年5月~2011年6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传感器与执行器中心留学。他长期从事微纳传感器、MEMS、智能检测技术等领域研究工作,在血糖及尿酸等生物传感器、MEMS声表面波(SAW)及压电式微机械超声传感器阵列(PMUT)、水质传感器、胶体金试纸、婴儿监护仪、冠心病无损诊断仪、可穿戴医疗设备、手持式超声成像仪等方面取得突出研究成果,实现多项科研成果产业化。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及浙江省重点研发攻关计划项目课题、浙江省自然可行基金项目等10多项,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7项。
刘宏,博士,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任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他在博士期间开展了电化学、微流控和传感器的研究,研究成果被美国NIH历史博物馆收藏。2013年回国,被东南大学全职引进,开展了基于传感技术的医工交叉和生物电子学研究。现主要研究方向为:(1)可穿戴柔性电子及人体生化和生理信号的长程连续监测。(2)基于DNA合成和读取芯片的新一代数据存储技术。他获得树兰医学青年奖、江苏省首届“十佳双创导师”、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分析测试学会一等奖等荣誉。
陈大竞,博士,现任杭州师范大学教授。2006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2011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国家生物传感器专业实验室)。2008年~2009年期间在意大利圣安娜高等研究院担任访问学者。2010年~2011年期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访问学者。2012年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于美国常春藤联盟高校达特茅斯学院担任研究助理。2017年通过杭州师范大学卓越人才计划全职引进回国,入选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杭州市521全球引才计划、杭州市级领军人才。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用材料、生化传感器及纳米载药载酶体系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他在国内外传感器与分析化学领域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H指数24,授权专利30余项。
陈玮,博士,现任拜亿科技(珠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2002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2005年在昆明理工大学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2007年起,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职读博,2018年获博士学位后在浙大城市学院自动化专业继续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他多年来主要从事生物传感器的研发与创新,近十多年来,深耕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产业化,在该领域及相关产品方向申请专利50余项,其中40余项已授权。他在生物传感方向发表论文22篇,其中7篇被SCI、EI收录,发表软件著作权10余项,主持浙江省重点项目基金1项,主持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参加“863”、“973”、“十一五”、“十二五”、浙江省重点项目基金6项。
殷瑞雪,材料学-机械工程双博士,2013年在北京化工大学获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2021年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机械工程系获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现任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上海市智能感知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她致力于生-材-机-电多学科交叉解决医疗健康领域智能装备和智能制造关键基础问题,推动医学应用研究产业转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医学传感器、微纳米机器人技术、微流控和3D打印等智能制造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横向项目、成果转化项目,在本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做国际会议邀请报告10余次,申请和授权专利二十余项,担任Additive Manufacture、Sensors and actuators B等多个生物医学和传感器领域期刊审稿人。她拥有三类医疗器械产品产业化经验,2年时间将青光眼微引流系统推进到注册临床阶段,预计2025年底拿到注册证,为推动高值医疗器械国产化贡献力量。
胡靓,博士,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医工百人特聘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她还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测量分会委员。2010年和2015年分别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13年~2014年获得留学基金委资助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期间于美国Monell Chemical Senses Center从事研究助理。2015年~2017年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她长期从事软体生物电子及传感技术及器件研究,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在本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撰写3本英文专著,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于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等权威期刊,相关工作获得PNAS、ACS官网等上百家国际科技和大众媒体报道。
汪飞,博士,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兴趣在MEMS/NEMS传感器、能量采集技术、半导体材料与芯片测试技术等。2003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8年,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获得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随后加入丹麦科技大学微米与纳米技术系,先后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08年~2010年)和助理教授(2010年~2013年)。目前他担任Micromachine杂志编委,并担任Transducers和IEEE MEMS会议的执行程序委员会委员等。汪飞博士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并获得国内国际发明专利15项,相关研究工作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广东省特支计划等资助,2018年获得深圳市青年科技奖。
王琮,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光云大学、青岛大学客座教授。近年来,他发挥半导体微纳加工优势,以化合物半导体集成无源/有源器件超小型化、智能化物联网传感器领域中的关键问题为研究背景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确立了若干具有持续发展潜能的研究方向,在射频固态电子器件设计与建模、半导体器件微纳加工实现方法以及无线射频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他开创了以超小型射频器件应用基础研究为特色的射频生物传感器设计新方向,攻克了射频生物传感器不可重复利用、生物传感器性能优化等关键技术,加速了生物医学、人体科学与无线射频技术、半导体微纳加工的有机融合。他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已授权发明专利46项;承担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他在韩国工作期间主要从事砷化镓集成无源器件和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场效应管的器件设计、开发与微纳加工,自主研发的集成无源器件实现了全面量产;自主设计加工的有源功率器件通过了韩国传感器研究所的可靠性认证(编号:KS-15-19-045),150℃下的MTTF寿命超过2.204 × 10⁸小时;自主研发的湿度传感器通过了韩国电子器件研究院的性能认证(编号:2017-0139F),在30% - 90% - 30% RH的测试中湿滞特性值小于3%。
张远,博士,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是医学数据分析和智能感知计算,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睡眠健康”和“生理指标检测”。他是IEEE/ACM/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智慧医疗专委会常委,2025 IEEE Fellow提名候选人,IEEE EMBS Wearable Biomedical Sensors and Systems Technical Committee委员,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IEEE Reviews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IEEE Ope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Internet of Things等顶级/著名SCI期刊编辑。他入选2024年科技部“中国-新西兰科学家交流计划”,担任香山科学会议“面向睡眠健康的智能感知与计算”发起人和执行主席,2022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主动睡眠健康分会场主席(首届),中国睡眠研究会“智能与数字化睡眠健康专委会”发起人。他还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SFC项目等函评和会评专家,多个国家级科技项目指南编制专家,主持NSFC、科技部、JG项目等10+项。
王爽,博士,西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包括:无标记快速拉曼光谱生物医学检测系统与数据分析方法、多模态显微光学成像技术与仪器研制、无标记光学影像与光谱融合分析技术研究等。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8项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以及来源于企业的多项横向课题(到款额480余万元)。他已发表SCI检索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入选陕西省青年高校杰出人才。
七、报名方式及培训赞助咨询
报名方式:请发送电子邮件至YANGNan@MEMSConsulting.com,邮件题目格式为:报名+生物传感器及血糖监测培训+单位简称+人数。
报名网站:https://www.memstraining.com/training-64.html
培训赞助:请致电联系杨女士(15950573633),或麦姆斯咨询固话(0510-83481111)。
麦姆斯咨询
联系人:杨女士
电话:15950573633
E-mail:YANGNan@MEMSConsulting.com
优惠活动:报名本次课程,可享受以八折价格购买《雅培辅理善瞬感持续血糖监测传感器产品分析》报告。
五、课程内容
课程一:可穿戴生物传感与连续血糖监测
老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研究员 黄成军(点此查看老师简介)
全球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巨大,近年来,受环境恶化、慢性病年轻化、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因素影响,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国医疗服务正经历从传统“医疗服务”向“健康服务”的转型,可穿戴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例如为健康生活而设计的Apple Watch。生物传感器是可穿戴和可植入电子设备的核心元器件,决定着众多生理指标监测/检测功能的实现,架起了联接生命、物质世界和人类认知的桥梁。可穿戴和可植入生物传感器的关键优点是可连续检测体内某些随时间变化的重要生理或病理参数,例如血氧、血糖、乳酸的浓度及脑电信号等,从而获得更直接、更准确的诊疗效果,例如可穿戴连续血糖监测传感器具有低侵入性和高准确性的特点,正在经历快速发展阶段。本课程从生物传感器与可穿戴技术出发,详解微创、无创、全植入式连续血糖监测技术,并介绍基于可穿戴技术的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构建。
课程提纲:
1. 生物传感器与可穿戴技术概述;
2. 可穿戴健康电子技术特点与连续血糖监测需求;
3. 微创、无创、全植入式连续血糖监测技术详解;
4. 基于可穿戴技术的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构建;
5. 连续血糖监测技术产业化发展与展望。
黄成军,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健康电子研发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岗位教授、生物芯片教研室主任。2006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获博士学位,2007年~2013年在比利时欧洲微电子研究院(IMEC)任高级研究员,2014年起在中科院微电子所工作至今。黄成军博士长期从事微纳传感器、BT-IT(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健康电子方面研究,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国际、国内发明专利40余项。目前他主持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项目及企业横向等多项科研项目,曾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专项”动态血糖监测项目负责人。作为首席讲师,他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开设了《生物芯片技术》、《生医医学电子电路、器件及系统前沿》等研究生课程,曾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校级优秀课程奖励。
课程二:血糖监测传感技术及系统综述
老师:浙江大学 副教授 郭希山(点此查看老师简介)
血糖监测(BGM)是糖尿病护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葡萄糖传感器则是血糖监测技术的核心。长期将血糖控制在一个良好的水平,可以减缓甚至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工作发展了五十多年,但其技术创新仍然没有停止,各种新型传感器及监测设备不断涌现,从医院到家庭,从大型到袖珍,从体外到在体,从有创血液到无创体液……全球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偏远地区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正促进传统医疗方式的变革,移动性和便携性成为影响医疗电子产业,特别是血糖监测领域的关键。目前,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因而产业主要致力于为1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服务。然而,这只是所有糖尿病患者的一小部分,仅占总数的5%左右。因此,许多厂商正在推动2型糖尿病和前驱糖尿病人群应用的血糖监测产品,这是一块有待开发的巨大市场,并且需要通过扩展血糖传感器与数字健康应用的整合来实现更好的疾病管理。本课程综述血糖监测技术发展历史,讲解主要葡萄糖传感器类型,剖析典型血糖监测系统产品,最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课程提纲:
1. 血糖监测需求及发展历史;
2. 血糖监测指标解析;
3. 用于血糖检测的主要传感器类型介绍;
4. 血糖监测技术方案综述;
5. 目前市场上典型血糖监测系统产品分析;
6. 血糖监测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7. 第三代血糖监测生物传感器展望。
郭希山,博士,现任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系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05年在浙江大学获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2002年10月~2003年5月在意大利比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E. Piaggio中心留学;2005年8月~2007年8月在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系做博士后;2009年5月~2011年6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传感器与执行器中心留学。他长期从事微纳传感器、MEMS、智能检测技术等领域研究工作,在血糖及尿酸等生物传感器、MEMS声表面波(SAW)及压电式微机械超声换能器阵列(PMUT)、电子鼻、水质传感器、婴儿监护仪、冠心病无损诊断仪、可穿戴医疗设备、手持式超声成像仪等方面取得突出研究成果,参与创办多家企业,实现多项科研成果产业化。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及浙江省重点研发攻关计划项目课题、横向项目等10多项,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8项。
课程三:面向可穿戴无创/微创血糖监测的传感技术
老师:东南大学 教授 刘宏(点此查看老师简介)
近些年,可穿戴连续血糖监测(CGM)成为糖尿病管理的新趋势,该技术可以深入了解血糖如何受到身体活动、药物和食物摄入等因素的影响。然而,目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可穿戴连续血糖监测产品中使用的商用葡萄糖传感器的寿命仅限于3-15天。由组织反应以及外膜退化、钙化和分层引起的半植入式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的不稳定性或故障,会导致血糖监测系统的精度下降和寿命减少。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耐用外膜材料对于提高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的准确性和耐用性至关重要。为此,东南大学刘宏团队开发出由PDMS和HydroThane组成的新型混合外膜,具有快速的响应时间和良好的体内稳定性,并为设计和开发用于长期CGM应用的新型葡萄糖传感器提供了宝贵的见解。本课程首先概述可穿戴无创/微创血糖监测技术,然后讲解面向间质液/汗液葡萄糖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分析影响血糖监测稳定性和传感器寿命的关键因素,最后介绍仿生葡萄糖传感器等新兴技术。
课程提纲:
1. 可穿戴无创/微创血糖监测技术概述;
2. 面向间质液血糖监测的微创电化学传感器;
3. 面向汗液等葡萄糖检测的无创电化学传感器;
4. 影响血糖连续监测稳定性和传感器寿命的关键因素;
5. 仿生葡萄糖传感器等新兴技术。
刘宏,博士,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任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他在博士期间开展了电化学、微流控和传感器的研究,研究成果被美国NIH历史博物馆收藏。2013年回国,被东南大学全职引进,开展了基于传感技术的医工交叉和生物电子学研究。现主要研究方向为:(1)可穿戴柔性电子及人体生化和生理信号的长程连续监测。(2)基于DNA合成和读取芯片的新一代数据存储技术。他获得树兰医学青年奖、江苏省首届“十佳双创导师”、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分析测试学会一等奖等荣誉。
课程四:连续血糖监测生物传感器及系统
老师:杭州师范大学 教授 陈大竞(点此查看老师简介)
由于采用电化学测试条检测血糖需要频繁采血,这不仅会引起糖尿病患者的生理疼痛,还具有很高的感染风险,更重要的是单点检测不能为糖尿病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提供更为详尽的血糖变化信息。相较于传统单点式血糖检测技术,连续血糖监测(CGM)技术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并可以与智能胰岛素递送系统相结合,形成一个封闭循环反馈控制的胰岛素自动释放系统,创造出一个仿生的“人工胰腺”器官,为糖尿病患者带来全方位的监测护理。目前,通过微针状电极传感器半植入患者腹部或手臂皮下组织进行连续血糖监测,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形式。本课程深入讲解连续血糖监测技术,从葡萄糖传感器设计及制备到连续血糖监测系统构建,并阐述全球产业化情况和科研进展,最后介绍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的拓展应用。
课程提纲:
1. 微创连续血糖监测生物传感器设计及制备;
2. 微创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组成及研发;
3. 微创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国内外产业化情况;
4. 微创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的科研及临床数据比对;
5. 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的拓展应用。
陈大竞,博士,现任杭州师范大学教授。2006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2011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国家生物传感器专业实验室)。2008年~2009年期间在意大利圣安娜高等研究院担任访问学者。2010年~2011年期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访问学者。2012年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于美国常春藤联盟高校达特茅斯学院担任研究助理。2017年通过杭州师范大学卓越人才计划全职引进回国,入选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杭州市521全球引才计划、杭州市级领军人才。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用材料、生化传感器及纳米载药载酶体系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他在国内外传感器与分析化学领域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H指数24,授权专利30余项。
课程五:连续血糖监测传感器的智能制造及系统开发
老师:拜亿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创始人 陈玮(点此查看老师简介)
电极作为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检测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感器的性能和检测效果。传统的电极因为体积较大,在植入期间对人体组织的刺激性较大,导致比较严重的排异反应,并改变检测环境,进而影响血糖检测结果。因此,采用体积小巧的微电极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在减小电极体积的同时,常常也会引起电信号强度减小。为了得到较高的检测灵敏度,需要对微电极表面进行修饰改性,提高响应活性,实现低浓度下的葡萄糖检测。本课程主要针对连续血糖监测传感器所需的微电极进行剖析,重点讲解制造工艺及修饰技术,此外还会介绍传感器性能评测与校准算法开发,以及医疗器械型式检验及注册事项。
课程提纲:
1. 电化学电极的微加工技术;
2. 连续血糖监测(CGM)传感器制造工艺探讨;
3. 连续血糖监测(CGM)传感器性能评测方法与算法开发探讨;
4. 连续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型检及注册重点事项简析;
5. 连续血糖监测产品的智能制造系统及产业未来趋势探讨。
陈玮,博士,现任拜亿科技(珠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2002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2005年在昆明理工大学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2007年起,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职读博,2018年获博士学位后在浙大城市学院自动化专业继续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他多年来主要从事生物传感器的研发与创新,近十多年来,深耕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产业化,在该领域及相关产品方向申请专利50余项,其中40余项已授权。他在生物传感方向发表论文22篇,其中7篇被SCI、EI收录,发表软件著作权10余项,主持浙江省重点项目基金1项,主持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参加“863”、“973”、“十一五”、“十二五”、浙江省重点项目基金6项。
课程六:基于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的连续血糖监测技术
老师:华东理工大学 副教授 殷瑞雪(点此查看老师简介)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一种新陈代谢疾病,对糖尿病的管理控制需要有效的血糖监测和适时的胰岛素释放。因此,连续血糖监测以及自我调节的胰岛素释放体系是控制血糖异常波动的有效方法。水凝胶是一类具有亲水基团的三维网络结构聚合物,能够在水中迅速溶胀并保持大量水分而不溶解。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的溶胀率伴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可以对血糖浓度进行监控并自动给出响应,释放出负载的胰岛素,实现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智能调控。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可以采用葡萄糖氧化酶(GOD)、伴刀豆球蛋白A(ConA)、苯硼酸基团(PBA)作为生物分子识别元件。本课程详细讲解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及相关的连续血糖监测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课程提纲:
1. 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及识别元件概述;
2. 基于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的连续血糖监测原理及分类;
3. 基于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的连续血糖监测研究现状;
4. 基于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的连续血糖监测可穿戴器件设计;
5. 基于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的连续血糖监测产业化及技术展望。
殷瑞雪,材料学-机械工程双博士,2013年在北京化工大学获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2021年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机械工程系获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现任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上海市智能感知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她致力于生-材-机-电多学科交叉解决医疗健康领域智能装备和智能制造关键基础问题,推动医学应用研究产业转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医学传感器、微纳米机器人技术、微流控和3D打印等智能制造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横向项目、成果转化项目,在本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做国际会议邀请报告10余次,申请和授权专利二十余项,担任Additive Manufacture、Sensors and actuators B等多个生物医学和传感器领域期刊审稿人。她拥有三类医疗器械产品产业化经验,2年时间将青光眼微引流系统推进到注册临床阶段,预计2025年底拿到注册证,为推动高值医疗器械国产化贡献力量。
课程七:柔性生物电子学及葡萄糖传感器
老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副教授 胡靓(点此查看老师简介)
可穿戴设备集成电化学传感平台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传统的电化学平台通常构建于印刷电路板(PCB),在柔韧性和透气性方面都比较差,并且缺乏延展性,因此在佩戴时给皮肤造成一定的负担,甚至可能引起皮肤炎症,这对可穿戴设备的舒适性造成了很大限制。而室温下的液态金属(例如镓基液态金属)具有出色的流动性和导电性,可以与柔性的亲肤织物结合,是制造柔性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能够实现透气且舒适的柔性电化学传感器,在葡萄糖传感器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靓团队采用原位3D打印方法来制备液态金属-凝胶复合结构,在柔性生物电子学应用中显示出巨大潜力,例如可用于体外信号记录和体内电刺激的软生物电极。本课程从基于液态金属的柔性生物电子学出发,讲授柔性电化学传感器关键技术及其在汗液和间质液葡萄糖检测方面的应用。
课程提纲:
1. 基于液态金属的柔性生物电子学和生物界面;
2. 基于液态金属的织物电化学传感器设计与制造;
3. 用于汗液葡萄糖检测的柔性电化学传感器;
4. 用于间质液葡萄糖检测的柔性化学凝胶传感器;
5. 柔性生物传感器技术总结与展望。
胡靓,博士,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医工百人特聘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她还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测量分会委员。2010年和2015年分别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13年~2014年获得留学基金委资助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期间于美国Monell Chemical Senses Center从事研究助理。2015年~2017年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她长期从事软体生物电子及传感技术及器件研究,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在本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撰写3本英文专著,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于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等权威期刊,相关工作获得PNAS、ACS官网等上百家国际科技和大众媒体报道。
课程八:基于呼吸气体分析的血糖监测技术
老师:南方科技大学 教授 汪飞(点此查看老师简介)
糖尿病患者呼出气体中的丙酮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并且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和呼出气体中的丙酮浓度成正相关。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缺乏胰岛素或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导致脂肪代替葡萄糖供能,而丙酮为脂肪代谢中的一种副产物,并且一部分会随着呼吸排出。因此,呼出气体中的丙酮浓度变化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估测血糖高低的一个指标。但在实际应用中,呼吸气体分析面临着多重挑战,需要研发针对超低浓度丙酮具有良好敏感性能的气体传感器,并且还要考虑气体传感器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本课程讲解基于呼吸气体分析的血糖监测技术及核心的丙酮气体传感器。
课程提纲:
1. 基于呼吸气体分析的疾病诊断;
2. 基于呼吸气体分析的血糖监测技术原理及方案;
3. 丙酮气体传感器技术现状;
4. 用于丙酮气体检测的一维/二维复合结构纳米阵列;
5. 基于呼吸气体分析的血糖监测技术展望。
汪飞,博士,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兴趣在MEMS/NEMS传感器、能量采集技术、半导体材料与芯片测试技术等。2003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8年,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获得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随后加入丹麦科技大学微米与纳米技术系,先后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08年~2010年)和助理教授(2010年~2013年)。目前他担任Micromachine杂志编委,并担任Transducers和IEEE MEMS会议的执行程序委员会委员等。汪飞博士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并获得国内国际发明专利15项,相关研究工作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广东省特支计划等资助,2018年获得深圳市青年科技奖。
课程九:基于微波的血糖检测技术
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王琮(点此查看老师简介)
基于微波的生物传感器由于具有稳定性高、操作简单、检测用时少等优势,在疾病诊断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但尚有理论与制备层面的关键技术需要突破。哈尔滨工业大学王琮教授瞄准当今生物传感与检测技术的前沿方向,以生物标记物的微波特性为突破口,从生物标记物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以及模型建模等几个关键问题入手,研究小信号激励下生物标记物的特性和规律,以全新视角对生物标记物和微波生物传感器给出精准的模型表征,形成一套独特的系统级微波理论研究方法。这不仅为生物标记物的机理探索奠定了基础,更为微波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这给微波传感与先进检测领域带来了新的革命,对于微波生物工程领域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王琮教授于2014年开始从事微波生物传感器的相关研究工作,完成了八款葡萄糖浓度微波检测原理样机的研制。2014年11月成功开发出了全球第一款基于微波传感技术的无标记物检测、可重复利用的血糖检测传感器;他还首次提出了基于稳态分辨频谱实现检测灵敏度多维表征的研究方法,应用包括传播系数、群延时、等效阻抗等在内的多衍生参数分析法。本课程从微波传感检测技术出发,详解基于微波的血糖检测方法、途径、工艺及测试。
课程提纲:
1. 微波传感检测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应用;
2. 微波生物传感器研究现状;
3. 微波血糖检测的多种实现方法和途径;
4. 微波血糖传感器的工艺方法与测试手段;
5. 微波传感检测技术总结与展望。
王琮,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光云大学、青岛大学客座教授。近年来,他发挥半导体微纳加工优势,以化合物半导体集成无源/有源器件超小型化、智能化物联网传感器领域中的关键问题为研究背景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确立了若干具有持续发展潜能的研究方向,在射频固态电子器件设计与建模、半导体器件微纳加工实现方法以及无线射频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他开创了以超小型射频器件应用基础研究为特色的射频生物传感器设计新方向,攻克了射频生物传感器不可重复利用、生物传感器性能优化等关键技术,加速了生物医学、人体科学与无线射频技术、半导体微纳加工的有机融合。他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已授权发明专利46项;承担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他在韩国工作期间主要从事砷化镓集成无源器件和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场效应管的器件设计、开发与微纳加工,自主研发的集成无源器件实现了全面量产;自主设计加工的有源功率器件通过了韩国传感器研究所的可靠性认证(编号:KS-15-19-045),150℃下的MTTF寿命超过2.204 × 10⁸小时;自主研发的湿度传感器通过了韩国电子器件研究院的性能认证(编号:2017-0139F),在30% - 90% - 30% RH的测试中湿滞特性值小于3%。
课程十:基于人工智能和生理信号的无创血糖检测
老师:西南大学 教授 张远(点此查看老师简介)
血糖检测对于糖尿病的预防,或者糖尿病患者的诊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向无创血糖检测的研究一直集中在医学、光学、化学和材料科学范畴,而结合信息科学的新技术亟待加强研究。此外,可穿戴传感器采集的生物医学数据虽然已用于日常健康监测,但是生物医学数据的多样性也使得处理这些“大数据”变得困难。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不适合处理大量的、多维度、高噪声、低标注医学数据,因此需要创新的机器学习方法来完成医学数据分析,以满足辅助诊疗需求。为此,西南大学张远团队率先研发出基于智能手机的无创血糖监测系统,系统模块包括体表视频采集、PPG(光电容积描记)信号提取、PPG信号处理、特征提取以及血糖区间分类。智能手机和云平台的使用,完成了数据的快速采集和高效的信息处理,真正的达到移动医疗、家用护理的便携性、低成本的目的,具有非常良好的产业化前景。在本课程中,张远教授从光学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出发,结合自己的研发成果讲解基于人工智能和光电生理信号的血糖检测技术及产业化路径。
课程提纲:
1. 光学无创血糖检测技术概述;
2. 光电脉搏波与基础生理检测;
3. 基于机器学习和光电脉搏波的无创血糖检测;
4. 基于深度学习和生理信号的无创血糖检测;
5. 基于光电生理信号的血糖检测产业化路径。
张远,博士,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是医学数据分析和智能感知计算,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睡眠健康”和“生理指标检测”。他是IEEE/ACM/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智慧医疗专委会常委,2025 IEEE Fellow提名候选人,IEEE EMBS Wearable Biomedical Sensors and Systems Technical Committee委员,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IEEE Reviews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IEEE Ope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Internet of Things等顶级/著名SCI期刊编辑。他入选2024年科技部“中国-新西兰科学家交流计划”,担任香山科学会议“面向睡眠健康的智能感知与计算”发起人和执行主席,2022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主动睡眠健康分会场主席(首届),中国睡眠研究会“智能与数字化睡眠健康专委会”发起人。他还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SFC项目等函评和会评专家,多个国家级科技项目指南编制专家,主持NSFC、科技部、JG项目等10+项。
课程十一:基于拉曼光谱的血糖监测
老师:西北大学 副教授 王爽(点此查看老师简介)
拉曼光谱是一种指纹式的、具有分子结构特异性的非弹性散射光谱。当单色光源照射到样本后,入射光和被测物分子发生碰撞会发生拉曼散射和瑞利散射(弹性散射),两种散射的频率差(拉曼频移)与被碰撞分子的振动频率和所处能级有关,因此拉曼频移可以表征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可以应用于分子结构研究。此外,拉曼光谱中的峰值强度正比于激发区域内被激发的分子键个数,从而可以得到分子的种类与浓度信息。基于拉曼光谱的血糖监测是指通过分析血液或者其它样本的拉曼光谱数据,提取与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生物标志物相关的特征信息并获得其浓度,最终实现血糖水平/浓度监测,以用于健康监测及疾病诊断等。以苹果、谷歌、三星为代表的科技巨头正在研发相关技术和布局专利,有望推动大众化的无创血糖监测产品量产落地。本课程综述拉曼光谱在无创血糖监测中的研究进展,讲解无创血糖多模光谱融合监测技术,并展望无创血糖光学监测技术趋势。
课程提纲:
1. 拉曼光谱及其数据分析方法原理;
2. 拉曼光谱在无创血糖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3. 本团队在无创血糖拉曼光谱监测技术研究中的进展;
4. 无创血糖多模光谱融合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5. 无创血糖光学监测技术总结与展望。
王爽,博士,西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包括:无标记快速拉曼光谱生物医学检测系统与数据分析方法、多模态显微光学成像技术与仪器研制、无标记光学影像与光谱融合分析技术研究等。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8项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以及来源于企业的多项横向课题(到款额480余万元)。他已发表SCI检索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入选陕西省青年高校杰出人才。
六、培训报名及培训赞助咨询
报名咨询:请发送电子邮件至YANGNan@MEMSConsulting.com,邮件题目格式为:报名+生物传感器及血糖监测+单位简称+人数。
培训赞助:请致电联系杨女士(15950573633),或麦姆斯咨询固话(0510-83481111)。
麦姆斯咨询
联系人:杨女士
电话:15950573633
E-mail:YANGNan@MEMSConsulting.com